“拜见司空。”
曹仁向曹操施以军礼,浑身的铠甲咔咔作响。
曹操笑着,赶忙伸手将他扶住。
“子孝辛苦,子孝辛苦。”
曹操看着曹仁那有些蓬乱的胡子,一脸的油光,眼球中还泛着血丝。
语气中颇带了一些感慨和心疼,深沉的拍了拍曹仁的肩膀。
曹仁心中感动,略一抱拳掩饰心情。
“司空,曹仁无能,使大军困居于此,空耗钱粮,却未立寸功,请司空责罚。”
曹操又将曹仁施礼的手放下,十分和气的说话。
“子孝何罪之有?以一己之力,不知拖住了大耳贼多少将领,两万兵马面对数倍敌军,却凛然不惧,岿然不动,不仅无罪,反而有功嘞。”
“若说有罪,也是我之罪过,谋算不当,使子孝被敌兵所困。”
曹仁连忙又一躬身,“司空言重了,曹仁无能,才未能夺下合肥,陷入今日困境,绝非司空之过。”
“数日之前,营寨便已经开始准备,如今面积扩大了数倍有余,正好可做屯兵之用。请司空先带大军入寨。”
曹仁原本有大军两万,在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又从后方增兵,来了几批如今增加到了四万。
曹操带着最后一批兵马三万大军,淮南之地便全聚了曹操的主力,足足有七万人马。
如今在这山坡下的平地林立着,秩序井然,刀枪凌厉,杀气森森,威风赫赫。
这一次,曹操是真的竭尽全力了。
河北的张辽和于禁还留有两万人,夏侯渊在徐州带了一万人。
这几年打仗损失的,加上新募兵的略微抵平。
再除去留守本地的部分少量兵马。
十万大军也是已经逼近曹操的极限了。
当初在官渡时候,正面战场最高兵力也不过是像现在的淮南战场。
“先不入寨,且随我去探探敌军虚实,再为子孝出口恶气。”
曹操握着马鞭,笑呵呵的就做出了决定,随即带领众将,点齐兵马,就到了这在外沙场之中布好了阵势。
曹操坐在马上,远看敌军阵型。
“据情报所知,眼前这支兵马有益州来的,有荆州来的,还有原本在张飞手下的。人数也约摸着有七八万之众。”
曹仁在一旁做陪,曹操一边看他一边给曹操实地指示。
哪些旗号代表了什么将军,那些旗号是哪里来的军队,一一给曹操介绍了一遍。
虽然情报递上去的时候都已经写明了,但领导既然到了实地考察,自然还是要再亲自讲解一遍的。
“四五地之兵马,将领不知凡几,人数有七八万之众,安营扎寨,颇有章法,营垒森森,岗哨林立,人马进出之间井然有序。确实是个难得的对手啊。”
曹操看了也是称赞不已,一边看,一边捋着胡子点头,认可眼前敌人的实力。
他们与曹兵还不同,这么多人,是这么几方力量仓促融合到一起,却能将营垒布置得如此井然有序,力量整合的严备,领头的自然是一个有能力、有威望的。
曹仁见曹操夸赞敌军,也没有搭话。
大体的介绍已经说完了,更多的就要靠曹操自己来思索了。
初次见面,大家自然都应该说些有内容的,但也不能泼太多的冷水。
像那东边的合肥城,就没有任何一个人主动的去提起。
那一座大城连接着附近的几座小城,城池修的坚固不说,能屯的兵马也是不少。
再加上他们背后的巢湖水路宽广,来来回回调兵遣将也非常的方便。
若把这支力量再加上,曹操可就没有眼前这么意气风发了,也应该像曹仁那样愁眉不展的考虑破局之法了。
但曹操毕竟身为主帅,不可轻易露怯。带着士兵和将领们又是初次观阵,自然应该表现的胸有成竹,一些不利的东西就不要再说了。
“谁愿上前叫阵,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,扬我军威。”
曹操手指斜指,目光睥睨,颇具王者之气。
“末将愿往!”
“末将愿往!”
……
身后众将领们皆踊跃请战。
曹操便选了一个离自己最近、嗓门最大的。
“许褚带领骑兵叫阵。”
许褚闻言大喜,曹洪等人则略微失望。
“多谢司空,末将必不辱使命,好好的将敌军折辱一番!”
许褚身材高大,就因为忠心耿耿,时常在曹操身后担任保镖。
近水楼台先得月,若要请战,自然许褚离得近,许褚最方便。
本来嗓门就大,离得近,显得许褚的嗓音更大。
曹操的耳朵都被震得有些嘤嘤耳鸣了。
不过曹操一边抠着自己的耳朵,却没有任何怪罪,反而心中欢快。
手下的将领这样的表现自然让他感受到了战场的豪情,也让他感受到了军心可用。
许褚带领一队虎豹骑,威风凛凛,士气如虹的朝着敌营冲去。
迅猛的冲到敌营阵前百步之遥,又立刻勒马回返,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。
一句话没说,就这么一个来回,就骗了敌军不知多少箭矢插在他们身后的土地上。
却没撤回几步,便又停下脚步,看着身后的那些箭矢哈哈大笑。
许褚大笑着,高举着手中的长矛,冲着敌军的阵营大喊!
“鼠辈!可有敢与我一战的?速速出来与我一战,莫在此做缩头乌龟!!”
许褚自己喊罢,又命身后的士兵和自己一起喊。
什么缩头乌龟,什么没卵子的,什么你爹你娘,一群脏的像粪坑的话就全都出来了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