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阳平关之前。
张任、吴懿二人聚集在大帐之中。
本来他们各自率领两万大军,支援刘备欲要夺取汉中。但是现如今,已经分去两万大军,正在刘备手下于定军山对峙。
也就是说,二将手中只有两万兵马。
看着从成都送来的急报。
张任皱起眉头说道:
“主公怎么能行如此无智之举,那刘琦是何等人物,短短时间就覆灭了江东,此前更是蛰伏不出,这等心性,举世罕见。
主公将他请入西川,这是取死之道。现在人家当真出兵来袭,想要拦住谈何容易,不过事已至此,我等也只有回军了。”
听得张任之言,吴懿神色古怪的看着他。
心中却忍不住吐槽。
刘璋是什么人,你还会不知道?
这事虽然离谱,却也是情理之中,占据偌大益州,竟然搞不定汉中。
还得请刘备过来帮忙。
结果现在,也是没有取得效果。
当然,不管怎么说,如今吴懿等人依旧是益州臣子,该做的事还得做。
但很快,吴懿开口道:
“我等兵马驻扎阳平关,乃是与其中守军对峙,若是我等贸然离去,恐怕刘皇叔这一路兵马凶多吉少,不管怎么样,还是派人通知一二吧!”
见吴懿这般提醒,张任倒也没有犹豫,说道:
“也好,那就派人走小路通知,至于结果如何,现在也顾不上了。我等必须尽快回防成都,否则让荆州军杀到蜀郡,难有回天之力。”
二人商议已定,一面派人通知刘备,另一边带兵撤离,走得很果断。
益州兵马撤离的消息。
徐晃他们未必能够第一时间知晓。
但驻守阳平关的杨任、杨昂二将,他们却很快得知此事,顿时满面诧异之色。
在关口之中。
杨任知晓敌军撤离,惊呼道:
“此言当真,张任他们当真带兵撤走了?其中是否有诈,这也太古怪了吧!”
他们现在还不知道,刘琦已经进军益州。
只觉得其中暗藏奸计。
杨昂开口提醒道:
“兄长何必顾虑,只要派人出去试探一二,不就知道结果了?”
杨任恍然,当即派人前往打探。
果然蜀军营寨已经空无一人,东西收拾得很干净,现在是真的走了。
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杨任迟疑说道:
“现在刘备还没走,益州兵马先走了,莫非是他们产生矛盾,又或者是益州出什么事了?”
杨昂做出大胆猜测。
随即又说道:
“此事关系重大,咱们依旧守着阳平关,派人将消息告知徐晃他们。”
……
徐晃、张合二人领兵。
直接在定军山与刘备对峙。
他们用兵极为稳妥,如今己方没有绝对的优势,刘备也是固守定军山,所以他们没有贸然挺进,反正大家大眼瞪小眼就对了。
便在此刻,有阳平关急报传来。
一开始二将有些惊慌。
难道是阳平关出现什么变故了。
要是被蜀军拿下阳平关,他们便要腹背受敌,到时候难受的是他们。
然而查看消息后,二将直接陷入茫然之中。
“这……益州兵马怎么突然走了,如今刘备似乎尚未察觉,竟是没有动静。难道真如杨任所言,是益州出现问题了?”
二将心中迟疑不定。
他们确实想不明白,至于曹操那边的消息,也不是一天两天能传来的。
张合目光灼灼,看着徐晃问道:
“公明将军,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?”
徐晃从来不是胆怯之辈,他神色坚定,没有任何犹豫的说道:
“因为我等有阳平关,所以来往更加便利,而刘备得知消息要走小路,所以他们如今毫无动静,这正是我等进攻的良机。
趁刘备没有防备,我等大军直接杀去,哪怕无法直接击破刘备,也得拖延他撤退的时间,另外让杨任他们,带部分兵马前来拦截。”
说到这里,徐晃莫名有点兴奋。
虽然他和刘备没有深仇大恨,但是他很清楚,这是一桩天大的功劳。
曹操一直视刘备为心头大患。
要是将之拿下,岂不是给曹操解决了大问题?
反正,今日刘备在此,他吃定了。
谁也救不了他。
对于徐晃的计划,张合没有异议。
其实二人用兵的方法颇为类似。
反正不会苟着。
有机会,当然得出去打一波。
最好把刘备直接嫩死。
至此,徐晃、张合出去调动兵马,另外派人去调度阳平关兵马。
在杨修劝降之后,现在的汉中已经投降曹操。
他们与汉中兵马协同并无问题。
……
与此同时。
在定军山上。
虽然刘备有点紧张,但他对未来还是充满期待的。有刘璋和马腾两边帮他,总不至于连一个汉中都拿不下吧!
现在刘备驻扎在定军山,其实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。战场之上,占据了关键高地,如果曹军想要进攻,必定损兵折将。
唯一一个问题,便是后勤补给的问题。
因为他们走的是小路,想要大批量运输粮草实在是不容易。也幸好有刘璋鼎力相助,否则刘备说不定顶不到现在。
然而,就在刚刚。
有张任他们的急信送了过来。
这让刘备用有些疑惑。
这张任也是蜀地名将了,他与吴懿率领两万兵马,与阳平关守军对峙总不成问题吧,怎么着急忙慌的突然传信过来?
刘备表示不理解。
等他打开急信,看到其中内容,瞬间脸色大变。
这让刘备身旁的徐庶也是一惊,着急问道: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