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只要多挖一些大坑,做成硝田的话,以后就不用大费周章的去挖硝石矿了。
这种方法也简单,比挖矿要省时省力的多。
经过二哥的解释,又亲自参观了一番之后,李月辰发现的确如此!
还别说,这方法日后若是能够证明产量稳定的话,倒是可以完全推广开来,军费也能节省不少。
于是李月辰让二哥盯着点,若是到时候产量稳定,以后制作火药就使用这方法了。
李贤点点头表示没问题。
……
搞定了这边的事情,李月辰又跑去了工程院,跟昨天带回来的工匠们商量起了上元节晚上放烟花的问题。
按照李月辰一开始的想法,是打算在玄武门的广场上燃放,然后让全城的人在城里看。
但是前两天在威海看过实验之后,感觉不太可行。
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个时代的烟花还不够明亮,当然也不差,只是没有未来的烟花那种闪烁到刺眼的感觉。
而皇宫呢?
有好几个平方公里,玄武门后面燃放,在前面能看到的实际数量会变少,而且明亮程度也不够。
所以这个方法被PASS了,还是要考虑其他的燃放方式。
说实话,最直接的方式当然是在洛水边一字排开,但那样不一定能够让全城大部分人都看到。
在跟工匠们讨论一整天之后,李月辰最终给出了一个合适的方案。
那就是在城外燃放,地点就定在城外西边。
因为城墙往里两坊之后,就是洛阳城的主街道。
这条街道正对着皇宫,平均宽度在一百五十米左右,可以容纳全城大部分人。
实际上,在上元节,也就是这条街道才最热闹,越往东越普通。
除了道路宽度的问题之外,当然跟紧靠皇宫也有很大的关系。
而燃放的地点放在对城外西侧,到时候皇帝站在城墙上也能看的一清二楚。
所以这里无疑是最佳地点,况且到时候还能派军队守着,防止出现什么意外情况。
……
定下来之后,李月辰第一时间通知了老妈,让她告诉大臣们,上元节当夜子时,有烟花燃放,可以在朱雀大街上观看。
至于说烟花是什么,不必解释。
若是其他的事情,武则天定然是要问个明白的。
不过看女儿的表情,多半能猜到又是什么玩乐方面的,所以武则天也没有细问。
正月十三当天就通知了所有的大臣们,上元晚上有烟花,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去观看。
当然了,大臣们肯定不会回答没兴趣,纷纷表示到时候肯定回去。
可问题是,这烟花是何物?
对此,武则天的回答也很干脆:“朕也不知道,是镇国公主搞出来的。”
一听又是公主,大臣们心里也有数了,估计又是什么神奇玩意儿,到时候还是去看一眼吧。
无论如何,公主的手笔不能当做不知道,无论是什么毁三观的玩意儿,都要去看个明白才行。
而且皇帝都主动提出来了,总比当年悄无声息的就搞出来要好。
不少大臣都还清楚的记得,当年滑翔翼刚刚发明的时候,公主在天上飞,引发全城膜拜的问题。
……
如今的上元节调整为了三天,所以从正月十四开始,就会取消宵禁了。
当天晚上,暮鼓响起之后,只有城门照常关闭,但城内的百姓仍然在大街上不紧不慢的闲逛。
当黄昏的阳光落下之后,大街上各种各样的灯笼都陆续亮起,照亮了道路。
平静的洛水上倒映出漫天星河,一轮近乎完美的圆月躺在水中,似乎伸手便能捞起。
水面上已经有数不清的小船漂泊,船上载着一根低矮的蜡烛,带着人们的各种各样的愿望和祈祷顺着河流逐渐飘远。
哪怕才正月十四,但氛围依然不差了,一天和三天,并没有显着的区别。
而李月辰此刻正站在皇城的城墙上,对着城西的方向,双手比着数字八,上下组成一个方框,寻找着明天观察烟花的最佳角度。
明天朱雀大街上人太多了,不可能让老妈微服出宫去大街上,太危险了。
而想要在皇城上看到烟花,就要找个不错的角度才行。
确定了最佳的观测位置之后,李月辰吩咐内卫明日在这里准备几个椅子。
随后又安排了一些其他事情之后,才转身离开。
……
第二天上午,当李月辰练完功之后慢悠悠的来到集仙殿时,哥哥姐姐们都已经全都到了。
一见到李月辰进来,李显第一个跑过来迫不及待的问道:“月辰,那烟花到底是何物?”
“嗯?阿兄是如何得知此名的?”李月辰敏锐的捕捉到了盲点。
随后便歪着脑袋去看他身后的孩子们。
李重润面色尴尬:“姑母,是我不小心说漏了,但没有都说,阿爷还是不清楚呢!”
听到这个回答,李月辰挑着眉毛,抬手对他隔空点了两下。
随后说道:“好了,阿兄莫要多问,到了晚上自然知晓。”
一边说着,一边伸手将老哥推开,来到了殿内坐下。
李旦笑了笑:“我就说吧,都已经到了今日,她肯定不会明说。”
显然是对老哥问不出来的结果早有预料了。
李显摇了摇头,没有继续说话,转身到旁边坐下跟李贤去聊天了。
作为一个宅男,虽然平时不出门,但不代表他对外界的事物不感兴趣,平时没事了也会跟李贤聊聊,问问军队里的一些事情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